四川农村日报20250415期
困扰白及的病害“老大难”,有治了!


李张(右一)与专家们正在查看白及生长情况。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
  近日,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芦山县宸卫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内,紫色的白及花正盛开。在这勃勃生机背后,叶斑病、锈病的危机也正悄然降临。为此,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专家团队专程到此,开展白及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
  据合作社监事长李张介绍,自2014年10月在宝盛乡中坝村启动白及种植以来,该基地规模已近90亩。“白及三年为一茬,从第二茬开始,锈病和叶斑病逐渐加剧。得了锈病,叶片的正反面就像生了铁锈一样;得了叶斑病,叶片发黄、斑斑点点。两种病害均会削弱叶片光合作用,造成减产。”他坦言,按照去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道地中药材创新团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岗位专家、省农科院经作所植保专家曾华兰研究员培训授课时传授的植保知识,要从根本上防治白及的锈病、叶斑病,就是在种植第一茬之后,进行轮作,另辟土地重新种植。但花费资金建起来的基地哪能轻易舍弃,因而,基地的白及是种了一茬又一茬,饱受锈病、叶斑病的困扰。
  这一产业痛点引起了芦山县农业农村局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高度重视。
  据芦山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站长敖志华介绍,白及是该县重要的林下药材,种植面积近3000亩。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道地中药材创新团队和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的支持下,曾华兰带领团队积极推进白及病害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曾华兰指导宸卫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移栽前施用了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以抑制土壤中病残体携带的病原菌,并在病害发生初期,带领团队开展药剂筛选试验。
  “我们从 2018 年起,在成都青白江基地开展药剂筛选试验,初步锁定5种效果较好的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本次试验,重点是验证药剂在主产区的防控效果。”团队成员何炼介绍。
  何炼进一步解释,合作社此前使用的生防菌剂有利于改善田间微生态环境,而且,生防菌的代谢产物具有刺激作物生长,促进植株健壮的作用,但生防菌对防治病害的速效性不佳。而化学农药对防治病害具有速效性,二者结合使用能形成更有效的立体防控体系。此次试验示范工作,正是将科研工作与产区实际需求对接的关键一步,未来筛选出的最优方案将直接用于指导产区病虫害绿色防控,保障白及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