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文/图
去年,遂宁市奉光荣家庭农场以大豆207.34公斤/亩、玉米651.1公斤/亩的优异成绩,创下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纪录。“今年不能低于去年。”为该农场提供技术支持的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雍太文胸有成算。
今年我省豆玉套作如何高位谋突破?围绕该问题,6月28日,在遂宁举办的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暨粮油项目管理培训会提出关键词——增密减损。
增密减损
实现“向存量要空间”
当天,会议总结交流了我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情况。在提单产的具体举措里,一项“向存量要空间”的技术备受参会人员瞩目。
身处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大豆玉米带状套作千亩示范片,雍太文随手指向玉米间的三行大豆苗说:“外行一看,三排苗子整整齐齐延伸向远方,已经栽得很好了,但内行能看出,播种密度可以再高些,出苗还应再匀再齐些。”
所谓“向存量要空间”,首先就是增加大豆有效株数,简称增密。另外,针对漏播缺窝现象,做好补缺补种。
“如果提前谋划,采取高性能农机机械化精准播种、灌溉施肥一体化、落实漏后补栽,将能增加有效株数。”雍太文粗略算了笔账,按照每株大豆籽粒重25至30克计算,如果每亩增加500至800株有效株数,亩产至少能增加20公斤。
做到增密后,又如何实现减损?
“先要明晰‘损’在何处。”在现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叶文武,细数了影响大豆玉米产量的三个方面:病虫害防控、株型调控以及微量元素补给。
据称,作物生长关键期是否做好病虫害植保防控、化学调控,可让产量差距达10%以上,而病虫害防控的管理差异,也可能给大豆和玉米分别带来30公斤和100公斤以上产量差距。而在株型方面,若豆玉株型不配合,互相争光争热,则无法发挥品种高产特性,这需要植物生长调节剂来重塑株型,增加10%至20%的大豆荚果数。另外,在做好日常水肥管理之余,通过施用叶面肥,为大豆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更有利于保花保果、增加百粒重。
“能不能‘耕耘’好减损这块‘无形的良田’,将成为今年四川豆玉套作再创高产新纪录的关键。”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组长杨文钰坦言,即使是在代表四川豆玉套作最高水平的示范片,每个环节都仍有上升空间。放眼全省,如果每个田块都能在关键环节下“绣花”功夫,平均亩产还能再上台阶。
顶层设计
奋“豆”提升产能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力推广已进入关键的第三年。今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目标任务为495万亩,占全国四分之一。艰巨任务背后,川内各地正总结高产经验,确保大豆玉米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单产水平全面提升。
“今年国家部署再升级,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单产提升、高油高产大豆示范推广等作出明确安排。”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乔善宝表示,目前我省已制定了《“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 行 动 方 案(2024—2026年)》《2024年四川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协同国家部署再发力。
另外,今年我省在遂宁市安居区、射洪市,达州市渠县,眉山市仁寿县共建设4个省级示范样板区,严格落实2024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要求,开展关键技术试验、攻关和集成,“以点带面”示范带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大豆单产提升工程县予以补助支持,要求在 3 年内,在条件适宜的大豆主产县,实施大豆单产提升工程。
对此,相关县(市区)正严格按照既定的实施方案,完善农田灌排基础设施,熟练应用滴灌设施构建水肥精准调控系统,在大豆全生育期实施精准调控,实现土地精准耕整、自动化精准播种、肥水精准运筹、病虫草精准防控等“四个精准”,确保完成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