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20240529期
“望闻问切”若尔盖中药材产业


专家在若尔盖县开展中药材科技服务。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师晨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5月25日—26日,国家乡村振兴若尔盖科技特派团中药材产业组、四川省科技下乡万里行52团的多名绵阳市农科院专家,赴若尔盖县开展科技服务,指导当地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着手选育四川首个道地唐古特大黄优质新品种。
  据了解,2023年若尔盖县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其中,唐古特大黄种植面积达 9060 亩,年产量2635.6吨。
  若尔盖县阿西镇团结村是川西北地区唐古特大黄品质最佳产区,其鲜货价格比其他产区高出30%以上。在本次技术服务工作中,专家团队与当地村干部及大黄种植大户紧密合作,筛选出红花唐古特大黄和白花唐古特大黄的优良单株各50余株,对现有栽培群体进行提纯复壮,积极应对近年来品种退化的问题。
  在求吉乡上黄寨村的“唐古特大黄优质母本园”,此前由绵阳市农科院和若尔盖县科农局技术人员收集了50余份野生和人工种植资源进行繁育。专家们此次来到这里,在前期整理出的白花紫叶等优良群体基础上,继续选择30余株不同株型的优良单株进行套袋纯化,以期选育出四川首个道地唐古特大黄优质新品种。
  专家们还针对若尔盖县暗紫贝母人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杂草问题耗费大量人工,严重影响贝母产量和品质的问题,在阿西镇团结村建立核心示范田,开展了“土壤消杀杂草防控技术”示范工作。此项技术,专家团队曾于去年在阿坝县进行示范,暗紫贝母可增产40.2%、每亩节本增收7万元以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