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20220923期
天全 打造红色粮仓样板 创建粮食产业园区


粮食产业园核心区。


粮食产业园旅游配套设施。


农耕文化助力园区建设。

    

□刘传强 任生武
  今年以来,雅安市天全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契机,聚力打造以仁义镇为核心的万亩粮食现代农业园区,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高位规划创建特色产业园区
  园区核心区位于距县城8公里的红色故里仁义镇。按照“一带一心两环四区”进行规划,即一个产业融合示范带,一个园区服务中心,万亩生态粮仓产业大环线和环红军村农旅融合小环线两条环线,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优质粮油高产示范区、立体循环农业示范区四个示范区,以水稻+油菜(蔬菜)、玉米+大豆+油菜(蔬菜)、猪+粮+茶种养循环等为主要产业模式。园区规划面积1.4万亩,核心示范片5000亩,建成后将辐射带动新华乡、始阳镇等周边4万余亩粮食种植。目前,已建成仁义镇老场村核心示范区3000亩。

  保量提质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坚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园区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腾退低效荷塘种粮381亩,恢复粮食生产1000余亩,实现粮食生产有地可种。推行“一控两减三基本”行动,积极推动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建成耕地质量监测点2个,建设1个化肥农药减量示范片区,促进园区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化肥农药施用量比当地平均水平低 15%以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回收处置率达85%以上。

  科技引领强化生产技术支撑
  依托川农大等科研机构,组建水稻、“水稻+”示范专家组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联盟体系,建成水稻、玉米专家种植示范片100亩,重点推广宜香优2115、宜香优4245、川优3203、德香4727和本地特有贡米品种天全香谷米等优质高产品种,园区水稻种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支持专家组提升改良天全特色香稻品质和产量。组织植保、农机、种植、特产等涉农农技人员组建天全县粮油科技服务队,实施县、乡、村农业科技人员包村包片包示范制度,定期开展粮油巡查指导工作,做好田管和病虫害防治服务,提升科学种粮水平。

  创新模式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创新“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产业联合体+专业合作社+农户”为主的经营模式,重点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样化组合模式,提升园区粮食生产组织化水平。今年,园区内水稻种植面积7000 亩 ,玉 米 种 植 面 积9000亩,大豆净种2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近3000亩,大春粮食播种面积较去年增长 10%以上。积极打通水稻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实现农业服务“一站式”,建设全程机械化服务、育秧育苗、初加工、烘干、综合农事服务等全程社会化服务中心,为农业生产各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

  强化配套推进产业融合
  全面启动园区配套设施建设,计划投资3亿元实施52个重点项目。目前,已完成新建3米宽道路17.6公里,硬化道路19.4 公里,拓宽道路 19公里,黑化道路3.5公里,修复田间排水管道,疏通、硬化、加修农田堤坝堰渠32.3公里。依托红军村3A级国家旅游景区和红色农旅融合环线,大力实施红色稻田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生态粮仓5座,农耕文化小院10个,提升改造民居风貌100栋等景观节点,示范发展“下田摸鱼抓虾、上岸摘菜吃瓜、红军村食宿游购”一体化乡村旅游模式,加快农旅深度融合,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民宿、产品变商品”,实现农民多途径增收致富、园区多产业互动融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