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20220923期
高县 喜看稻菽千重浪 桑茶飘香话丰穰


生态茶园。


稻浪翻滚。


蚕茧丰收。

    

□陈小芳
  金秋时节,高县广袤田野里,稻熟豆黄玉米香……今年来,高县继续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紧扣“农民增收”目标,坚持工业理念抓农业,加快打造现代农业强县,大力推进特色基地标准化改造、产品加工链条化延伸、市场主体品牌化培育、现代园区融合化发展,加快推进蚕桑、茶叶、酿酒专用粮、林竹、生猪和水产养殖“4+2”现代农业主导产业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6%,名列宜宾全市第三。

稻熟豆黄仓廪实
  八月,稻浪翻滚。在高县庆岭镇先娱村千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基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饱满的稻谷映红了村民的笑脸。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今年以来,高县把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摆在首位,开展粮食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面稳产,复种扩面,多措并举确保大春粮食作物应播尽播、应种必种;全县共建500亩以上科技示范点、大豆带状种植示范点、粮经复合模式示范点和1000亩以上粮油“五良融合”科技示范点52个;3.8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成投用,7万亩“红粱+N”生产基地、1万亩优质“中稻+再生稻”生产基地和1.5万亩高淀粉旱粮基地、沙河镇优质果蔬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复兴镇优质粮油园区加快建设;深入推进蜀南桑海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组建县、镇两级科技服务队伍开展农技指导服务,提高粮食种植的科技含量。
  随着秋粮成熟,高县各镇镇村干部和农技人员一方面多形式督促村民抢收秋粮,另一方面组建以村组干部、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秋收志愿服务队伍帮助缺劳力农户抢收粮食。面对连续高温天气,该县积极应对,多措并举忙秋收秋种,全力抗旱保苗,确保不误农时、晚秋粮食作物应播尽播,筑牢全年粮食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
  截至目前,高县67万余亩秋粮已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产量预计达26.8万吨以上,其中大豆产量1.25万吨;15万余亩晚秋粮食作物已完成96%以上。

桑茶飘香话丰收
  说起养蚕,高县可久镇南红岩村“养蚕明星”陈恩聪笑得合不拢嘴。他说养蚕是他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他家今年卖蚕茧已收入了5万多元。
  高县是“中国蚕桑之乡”“全国优质茧丝基地”,全县现有桑园23.5万亩,覆盖13个镇近10万蚕农。在该县,靠栽桑养蚕增收致富的农户不止陈恩聪一家。
  今年,高县继续深化“共育室+共育工厂+技术员+共育户”的小蚕共育服务体系,提高养蚕科技含量,走专业化、集约化发展之路;继续大力推广“小蚕共育+仪评售茧”模式,新建5个现代化大蚕养殖工厂,提高蚕茧单产和质量提升养蚕效益。1—8月,高县蚕桑发种14.82万张,产茧685.3万公斤,蚕农茧款收入3.2亿元,蚕桑综合产值24.6亿元。
  茶产业是高县另一个农业特色支柱产业。目前,高县已建成6个茶叶产业带、8个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5个茶旅融合园区,辐射带动全县茶产业发展,全县茶园达33万亩,茶叶加工企业110余家,已先后获“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等称号。1—8月,高县产鲜茶8.5万吨,茶农收入20.67亿元,茶业综合产值61.65亿元。
  今年,高县成功举办宜宾早茶节,大幅提升了高县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位于该县庆符镇的长江源国际茶贸城的开市,进一步拓宽了全县茶叶的销售渠道,全县茶叶产销两旺;与此同时,高县持续培育壮大茶叶加工企业,不断提升茶叶精深加工水平,茶农依托县内茶企,不仅种茶不愁销、卖茶不收“白条”,还通过土地流转、分红返利、解决就业等方式增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