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20220923期
奔走蜀乡大地 我们紧跟时代发出“四川好声音”


2019年8月29日航拍的普格县哈力洛乡龙马新村聚居点。特约通讯员 杨尚威 摄


  1980年,广汉向阳人民公社率先摘掉“向阳人民公社”牌子,挂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 资料图片


  2021年4月22日《四川农村日报》刊登四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文章《齐心协力八载书伟业》。


  2020年1月1日《四川农村日报》全新改版后,重磅推出《乡村振兴》特刊。

    

70年风雨兼程。在党的领导下,四川“三农”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70年来,一代代川农报人,坚持政治家办报,立场坚定,踔厉奋发,笔耕于广阔天地,奋笔于一方书案,积极传播党和人民的声音,真实记录四川农村建设、改革、发展的点点滴滴,留下了一篇篇与时俱进的精彩报道,为四川的农村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三农”事业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刘佳
  2022年秋,丹桂飘香的时节,成都市温江区岷江村再现一树树桂花怒放、香气袭人的盛况。该村通过近年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桂花产业不断延伸、桂花系列产品日益丰富,真正实现了“一树桂花一树金”。
  岷江村的故事,得从2017年说起。当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火如荼,川农报记者在岷江村了解到该村从卖鲜花到烘干花做香囊再到锯树做盆景,一步一个脚印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实践,于是采写了《从卖鲜花到制盆景 做足花样文章——一个桂花专业村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故事》。该篇文章于2017年7月14日在《四川农村日报》头条刊发,此后被多家主流报刊和网站转载,岷江村的经验迅速传遍四方。如今5年过去,岷江村通过引进公司,桂花被开发成了伴手礼、桂花系列食品,还将开发以桂花为原料的化妆品,村民的桂花从几元1斤卖到了几十元1斤。正如岷江村党总支书记陶勋花当年的誓言:“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探索‘多条腿’走路,总会找到一条适合岷江村的路。”
  而岷江村的报道,仅仅是川农报70年来持续关注四川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

农村改革
“三农”变革大潮涌动农报报道可圈可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大潮涌动,春天的旋律在广袤蜀乡上奏响。
  四川广汉迅速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川农报当仁不让,积极跟进。对发源于广汉金鱼乡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组等经验给予持续关注,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到社到户,一个个农户通过家庭联产承包,实现了多劳多得,扬眉吐气走上增产增收的康庄大道;广汉向阳人民公社率先摘掉“向阳人民公社”牌子,挂上“向阳乡人民政府”牌子,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在全国轰动一时。川农报获悉后,迅速跟进报道,为改革推波助澜。
  川农报为蜀乡改革写下了一篇篇可圈可点的报道。比如,当年在聚焦“包产到组”改革时,报道体现了点面结合,层层推进。1980年6月14日,一版头条刊载《请看两个队的故事》,以鲜活的语言,讲述了开县大进公社新进三队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按劳取酬原则,充分发挥本队自然优势,依靠集体致富;新进一队则认为“人多土地少,集体靠不住,要得社员富,各自找门路”,结果各自找门路苦头吃不完。门路在哪?文章配发“农村杂谈”给出答案——只有依靠集体才有出路,为全省提供了借鉴;1980年7月10日,一版刊登《“包产到组”是否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根据读者来信,邀请省农办有关人士撰文,回答了读者的疑惑,指出“包产到组“是当前加快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尽快富裕起来的有效措施”;1980年11月13日,一版刊发《专业承包联产计酬好》的重磅评论,条分缕析,进一步为四川推行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鸣锣开道、指引航向。
  从那时至今,四川农村又开展了无数改革。改革推进到哪里,川农报的目光就聚焦到哪里。

脱贫攻坚
聚焦同步奔康“主角”八载书写脱贫伟业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事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8年脱贫攻坚,四川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摘帽,四川与全国同步,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
  在这永载史册的千古伟业中,川农报自始至终、全情投入到四川脱贫攻坚旷日持久的新闻报道中去。
  2015年国家农村沼气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农村户用沼气等项目改由地方资金支持。本报采编部门当即想到,在贫困的凉山州等民族地区、山区,户用沼气池至今仍存在较大刚需,户用沼气池的建设对贫困地区脱贫至关重要,然而这些地区建池成本更高,群众经济条件更差,更迫切需要扶持。随即,本报记者联系省农能沟通采访,没想到当时他们正为此事心急如焚。2015年7月8日至10日,本报记者星夜兼程攀枝花、凉山州等地,调查了解情况,并写出视点报道《站在转型十字路口 四川户用沼气建设何去何从》,在本报2015年7月17日5版刊登,受到当地和有关部门好评。
  2020年10月,普格县的高山洋芋试种成功,本报记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一探究竟。崎岖的山路,高山基地的冷风,当地脱贫户伍尔子带领大家致富的决心、种植户眼中的喜悦……这一趟行程下来,高山地区为脱贫做出的努力,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感动的瞬间,最后形成了报道《高山乌洋芋,贫困户的脱贫希望》在2020年10月17日——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当天发表,并受到当地农业农村局和省级有关部门好评,脱贫户伍尔子还专程打来电话表示感谢。
  8年脱贫攻坚,《四川农村日报》报道的“主角”里,有驻村干部、农技专家、社会力量,更有同步奔康的每一位个体,风里来、雨里去,我们与他们一路同行,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披荆斩棘、感人至深的场景。
  在脱贫攻坚战进行期间,川农报坚持不懈开设了每月一期的脱贫攻坚专版,及时刊登本报记者采写的全省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及其经验报道,为脱贫攻坚鼓与呼。2021年4月22日,川农报一版浓墨重彩刊登四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综述《齐心协力 八载书伟业》,铭记下这一庄严时刻!

乡村振兴
做新做强“专业党报”勠力擦亮金字招牌
  八千里路云和月,一路征程一路歌。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号角催人奋进。
  川农报敏锐捕捉到“风向标”,2019年因时而进,在谋划改版方案时,确定了开设《乡村振兴》特刊的思路。2020年1月1日,《乡村振兴》特刊在新年的钟声中与读者见面,封面版《一年铿锵前行 川粮交出合格答卷》就将关注点放到了川粮,为川粮建言献策、引导多种粮种好粮。此后,《乡村振兴》特刊紧紧围绕川油、川茶等特色产业以及四川各地乡村振兴亮点、成就进行纵深报道,迅速打出了川农报乡村振兴报道的品牌。
  此时,川农报“专业党报”定位的理念更进了一步,瞄准融合发展为方向,用更专业的视角、更新颖的手段、更立体的传播,为四川乡村振兴,为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鼓劲呐喊。
  川农报举全社之力,抽调精兵强将,2021年几乎历时一年时间策划、采写、制作、刊登、推送了备受业界好评的《稻可道 非常稻——关注粮食安全记录川稻贡献》大型系列报道,43篇报道将宏观架构、独特视角、鲜活现场、丰富采访、多样形式等有机融合,向外界讲述和传递包含水稻生产、育种攻关、产业布局、农旅融合等四川“非常稻”背后的故事。有一次围绕着报道主题,本报记者在与夹江县种粮大户刘海兵、王涛交流中,发现他们都是现代种粮的高手。刘海兵种粮有10年了,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良种、良法、良制运用自如;王涛对良机、良田有着独到见解,他创办了一个合作社,引领众多社员规模种粮。他们不正是乡村振兴中急需的现代规模种粮的生力军吗?于是,本报记者奋笔疾书《“五良”怎么融,方有好稻好收成?》刊发在本报2021年7月16日的4版,刘海兵、王涛的现代“种粮经”在蜀乡大地广为传播。
  时至今日,《四川农村日报》的乡村振兴报道,渐入佳境,日益出彩。征途漫漫,久久为功,川农报将紧紧把准时代脉搏、不遗余力围绕着乡村振兴各个时期工作、重点、热点、难点,加强选题策划、加强报道广度深度,积极运用全媒体手法,讲好乡村振兴的四川故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