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20211014期
让涉农民生工程理想与现实“同框”

    

□鱼予
  常言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民生工程本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然而,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中发现,一些地方“户户通”工程质量堪忧,且存在强行摊派出资修路现象,甚至有的低保户也被摊派;或者是厕所成摆设、污水无处去、垃圾被随意处置……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一环的民生工程,落实环节走样变形,利民政策反而给群众“添堵”,这样的“烂尾”,伤害的又何止民心?板子又该落在谁的身上?
  民生工程何以才能成为民生工程,说到底当直抵民心。民生工程落不到实处,不仅浪费国家资源,更会影响民心。而衡量一项民生工程是不是民心工程,关键要看它是否符合老百姓的利益,符合老百姓的意愿,有利于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恰如一条巷子里的道路有两种“样式”,有的家门口硬化了,有的却是土路,一块黑一块白的,被村民戏称为“钢琴路”,还有乡镇污水主管网铺而不用,沦为村民眼里的“摆设”,生活污水没地方去,村民们只能将污水直接排到地面上,临街的住户则直接排到大街上等,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威信和形象。
  政之兴废,在乎民心。当然,涉农民生工程理想与现实未能“同框”,也说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还没有完全做到。归根结底,民生工程就是一个民心问题,只有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才能成为民心工程,否则,就事与愿违。应当看到,民生工程在“最后一米”遇阻,折射出部分领导干部作风漂浮,是部分党员干部未能担当、作为,一心为民,未能实现民众参与、民众监督、民主决策,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落到实处,让民生工程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让涉农民生工程理想与现实“同框”,监督到位是有力的法宝。这需要在项目规划之初,就进行充分论证,吸纳民意,避免决策的“想当然”和“一厢情愿”。同时,应考虑将民生工程的执行效率和群众满意度纳入官员政绩评价体系。此外,有必要加大对决策执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确保项目工程进度与质量,让每一项民生工程都能善始善终。同时,还得加大惩戒力度,严查民生工程烂尾背后的腐败问题、不正之风,防止项目“一建了之”,让民生工程在“最后一米”遇阻。
  最后,为了让涉农民生工程理想与现实“同框”,相关部门真该好好反思反思,如何对每项民生工程实施针对性强的监管措施?必要之时更应“量身定做”,设置相关的岗位风险等级,制定科学、严密的制度法规,加强跟踪问效,完善资金项目绩效评估制度,对于虚假工程和劣质工程严惩 不 贷 ,用“ 踏 石 有 印 、抓 铁 留痕”的毅力,以“刮骨疗毒、壮志断腕”之法,堵住监管缺口,挽回民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