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20211014期
上接01版

    

  “李星作为受让方,通过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以有偿有期限的方式取得不动产证,为后续产业发展疏通了关键堵点,为乡村振兴产业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有了红本本就等于有了保障,如同吃下‘定心丸’,以后追加投入、升级改造才能放开手脚。”李星说。
  在书院外围,李星还流转了40多亩农用地建生态农场,一块块规整出的农田,为城里人提供“共享田园”耕种、采摘等农事体验。

互融共享书院搭起连心桥
  让李星感到安心的还有,乡村书院本就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除了投资办学的属性,取得不动产权证后,其作为真正意义的“家”,让她能更好地享受田园耕读生活。
  安农书院除了为本村及周边地区的学生提供经典诵读、琴棋书画、手工木作、生活礼仪、亲子共读等课程,还开办公益国学延伸课堂、农家图书馆,免费为村里的孩子教授国学经典,传播传统文化。“我们开办的夏令营、冬令营,会腾出一些免费名额给村上的小朋友,让热爱学习、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孩子,同样能够接受到传统文化教育。”李星说,成为本村人后,心里的融入感、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油然而生,更乐于为乡村文化营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书院建成后,吸引到蜀派古琴传承人俞琴秦、木工老师龚海等纷纷入驻。龚海的徒弟马闯,一名来自陕西的“90”后,去年 10 月份来到安农书院,就被这里清幽的环境吸引留了下来,如今除了制作木雕工艺品外,也成为一名木工老师。“这里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我能够潜下心来做木头手作。”马闯说,与村民、学生之间淳朴的关系,让他有了家的感觉。
  安居才能乐业,李星说,既然家安在了安龙村,希望依托书院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集聚更多文化能人回乡,让家乡变得更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