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20210430期
父亲垂钓

    

□余宾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父亲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当时,父亲和祖母、小姑妈一起生活,在农业社工分挣得很少,日子过得艰苦。
  一九六二年腊月的一天,寒风凛冽,天上下着鹅毛大雪,一会儿工夫,地上就积了厚厚一层雪。
  这一天,生产队长破例准假一天,让大家都在家里避寒,父亲穿上所有衣服,还冷得瑟瑟发抖,他不停地在土屋里走来走去,渐渐身体有些暖和了。
  这时,祖母躺在床上,时不时地打个冷战,小姑妈则坐在床边,在火笼子上烤火。祖母病了,她看着父亲,小姑妈也看着父亲,她的眼神更是可怜巴巴……
  父亲看着她们的眼神,心如刀绞。他咬咬牙,跺跺脚,找一根麻绳,将衣服捆紧,轻轻开门,将门又带上,来到厨房。他在厨房里找到篾刀,飞快来到竹林,挑了一根修长的竹子,立即砍倒,剔了丫枝,做成一根鱼竿。他还记得以前在厨房墙角放了一段鱼线,上面还有几颗鹅毛筒管儿做的浮子,那是他夏天在石坑边捡到的。
  父亲回厨房把篾刀放好,拿了锄头来到雪地上挖了好久,才找到一条蚯蚓。然后,他拿了鱼竿、鱼线、蚯蚓,飞快地跑到寨子里的石坑边上,把鱼线拿出来,拴在鱼竿上。可惜,鱼线是残余的,不够长,父亲就立即把捆衣服的麻绳解下,套在鱼线上,这才勉强凑够了鱼线的长度。
  父亲将已经冻死的蚯蚓,穿在锈迹斑斑的鱼钩上,将鱼线甩出,鱼线正好落在石坑中心。
  风更紧,也更劲,雪更大,也更猛。父亲没有纽扣的衣服散开,风,直接灌进他的衣服里,雪,直接落进他的脖子里……父亲冻得筛糠一样,手中的鱼竿不断颤抖。
  这时,父亲看到石坑边有一块大石头,他赶紧把石头搬过来,放地上,压住鱼竿,鱼竿这才固定下来。
  父亲站了起来,就在石坑边一边慢跑、轻跳……无论他怎么运动,也挡不住狂风暴雪带来的严寒,慢慢地,父亲觉得自己快要冻僵了。
  天色将晚,风雪更大。他眼巴巴地盯住浮子,浮子纹丝不动。父亲冻得再也受不了了,但是,他咬牙坚持着。
  突然,浮子动了,进入水里,又冒上来,父亲赶紧从石头缝里取出鱼竿,拉了起来——哇!一条大鲤鱼,足足半斤。
  父亲赶紧收拾了鱼竿、鱼线,用麻木的手,拿起大鲤鱼,往家飞奔。
  回到家里,父亲把鱼拾掇好,在锅里足足红烧了两个多小时,揭开锅,整个大鲤鱼被红烧成了金黄颜色,满屋飘香。
  这么大一条鱼,父亲舍不得吃一口,全部让给祖母和小姑妈吃了。
  后来,父亲步入老年,仍钓鱼成痴。但是,他最难忘的,还是那一年的垂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