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20210120期
步履铿锵 逐梦小康
——广元市昭化区决胜脱贫攻坚战纪实


  广元市副市长、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中)调研昭化镇天雄村蔬菜基地建设情况


  区委副书记、区长龙兆学(中)调研猕猴桃溃疡病防治工作


  双凤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面貌


中药材发展年底分红现场

    

□高桂平 杨黎明
  摆脱贫困,人民的希冀;乡村振兴,需要砥砺前行。近年来,广元市昭化区施精准之策,下绣花之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山头。2019年,全区最后426户1101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最后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绝对贫困全面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2020年,该区集结最强兵力、鼓足最大干劲、保持最硬作风,全力打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战”,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以全面解决,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拧成一股绳 帮扶力量强
  昭化区属全省88个贫困县区之一。2014年底,全区有贫困村63个、贫困户8850户30051人。“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全体党员干部一定要咬定脱贫不放松,发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精神。”广元市副市长、区委书记陈正永曾多次在大会上强调。
  立下军令状,决胜主战场,骨干当先锋。2015年4月,昭化区择优遴选63名党员脱产驻村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3000余名党员干部与8850户贫困户结成“穷亲戚”,用真情、汗水和智慧为贫困群众解难题、谋发展;2017年6月,选派147名机关优秀干部到非建卡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帮扶力量再加强。“我要尽快回到脱贫一线。”2016年10月,青牛镇白牛村第一书记邓小林躺在病床上,嘴里时刻念叨着驻村工作。曾经,哪家有矛盾,他要去调解;哪家发展产业,他要去指导;村里分配结余资金,别人躲都躲不赢的事他却主动参与……就这样,邓小林成了白牛村的“原住民”,大家都把他当做了亲人。
  在他和群众一起摸爬滚打下,2016年该村贫困发生率从12.9%降低至1.78%,整村达到脱贫摘帽标准。在即将庆功之时,邓小林却病了。
  他病了,可他心系群众,其心系脱贫攻坚工作的精神感动、激励着更多人。一个个像邓小林一样甘当“铺路石”、托起群众“致富梦”的第一书记在昭化脱贫攻坚战场不断砥砺前行:区委宣传部下派第一书记翟澍,一直奔赴在脱贫攻坚的战场,其年迈的父母曾双双住院,他却无暇陪伴和照顾;区农业农村局下派第一书记梁冬,不论春夏秋冬、严寒酷暑,带领群众开拓致富产业,成为群众发展路上的“领头羊”;区林业局下派第一书记罗军带领群众修致富路、建产业园……
  力量向战场积聚,斗志在一线迸发。这期间,昭化区成立了“1+7+17+29”脱贫攻坚组织指挥体系,从严落实区委、区政府的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的主管责任、帮扶部门的帮扶责任、镇村两级的直接责任,强力推进落实;搞好顶层设计,立好四梁八柱精准施策;强化正向激励,严肃作风纪律,铸就了一支脱贫奔康的钢铁队伍,汇聚起众人拾柴的澎湃力量。
住进新房子 过上好日子
  如今,漫步昭化区,青山绿水间,村庄干干净净、整整洁洁,描绘出“旧貌换新颜”的美丽画卷。
  2012年底,昭化区4.11万户农户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土坯房中,是全市土坯房占比最大的县区。“住上好房子”成为该区在脱贫攻坚路上最需要补齐的“短板”。
  既是人口“小区”,又是财力“小区”的昭化区,如何啃下安居扶贫这块“硬骨头”?
  在整个脱贫攻坚战中,昭化区按照“改旧房、保传统、建新房、拆旧房”四大行动,想方设法满足人民群众“住”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其幸福感,有效避免因建房而欠债,因建房而返贫。“这是我们改造后的‘新家’,灶房和卧室都开了窗,明亮又卫生;厕所改成了水冲式,方便又干净;楼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洗澡巴适得很……”为保留传统川北农居的风采,昭化区对一批保存完善的土坯房进行了旧房改造,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易地扶贫搬迁的大力实施,也让群众的幸福画面跃然眼前。“我区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始终坚持‘青山与房屋相映衬,产业与聚居点相结合’的模式,确保群众搬得出,有收入。”区委副书记、区长龙兆学介绍。
  一栋栋风格统一的二层“小洋楼”,一个个整洁舒适的微田园,一处处增收致富的产业园………走进清水镇清凉村扶贫安置点,让人仿佛置身于高档别墅小区。“原来走的是泥巴路,住的是土坯房,想赶场(集)买点东西,都麻烦。”当地群众感叹,“现在安逸得很嘛,出门不粘泥,还可在家门口的果园务工,收入也不成问题。”
  近年来,昭化区建成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74个,新建和改造农房3.3万余户,拆除危旧土坯房2万余户,发放各类奖补资金6.7亿元,“十三五”规划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提前两年实现入住,全区“不留一户烂土坯房”的目标基本实现,昭化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上学看病不用愁 脱贫底气足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儿一样……”近日,昭化区元坝镇第一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室里,欢乐的气氛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我校建立了进城务工子女心理成长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不仅保障了进城务工子女能就近上学,更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副校长雷志如是说。
  一直以来,昭化区高度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区财政每年匹配专项资金500万元,全覆盖落实免费蛋奶、免费肉食等“四项计划”,切实帮助农民工子女享受均等公平的教育服务。
  昭化区始终坚持控辍保学“一生不落”、资助救助“一个不漏”、标准中心校“一校不差”,贫困家庭孩子“零费用”读书。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农村贫困人口最为突出的致贫因素。为破解这一难题,昭化区在筑牢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基础上,还创新实施“劳动能力恢复”工程,建立因病致贫返贫阻击机制,动态建立500万元返贫阻击资金,进一步织密织牢因病致贫返贫“防护网”。
  患有肾功能衰竭的昭化区射箭镇云峰村村民易杰,每周都会到医院进行2-3次透析。在常人看来,这是费钱又费力的事情,他却说如今生活好过多了。“2018年以来,每年10万余元的手术费及透析费让人实在吃不消。好在区上启动了返贫阻击医疗救助,现在看病个人仅自付约1万元。”易杰坦言。
  这之前,昭化有很多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可以经过医治恢复劳动力的。于是该区邀请省市医疗专家协助,并联合民政、残联、妇联等相关部门,合力救助,让贫困患者恢复劳动力,慢慢地再通过就近务工、发展产业等渠道增加家庭经济收入。
  多年来,昭化区探索形成“四大工程”“三集中”“三个一站式结算”“四个全域覆盖”的“4334”模式,开通健康扶贫“直通车”,让1.6万余名贫困群众得到有效救治。昭化健康扶贫做法被国家领导人肯定批示,被表扬为全国健康扶贫工作表现突出县区。
产业兴起来 铺就致富路
  每天下午,昭化区王家镇新华村二组贫困户张涛都会雷打不动地到大棚里转转,架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香菇袋,虽然菌棒满是疙瘩,可在她眼里都是“宝贝”。
  香菇产业发展之初,村里的贫困群众不仅不支持,还特别反感。就拿张涛来说,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种香菇。“原来有个老板种过,亏了几十万元,种香菇行不通。”“我们本来就没钱,而且种香菇投入太大了,要是亏了咋办?”
  ……从群众的话中,龙泉挂职昭化区副区长廖旭青摸清了原委。
  为此,龙泉派出3名食用菌挂职干部和2名“龙泉菌师”常驻昭化开展技术指导,并提供龙泉香菇原种400包、生产种2000包、“龙芝一号”灵芝原种3300包,拌料套袋全部实现自动化。
  群众没有了后顾之忧,发展热情瞬间高涨。2019年4月,张涛代种了2万袋,前期务工、中期管理、后期分红,当年收入近4万元。像张涛一样,刘文秀、邱德才、康兴财等19户贫困群众也代种了2万袋,每户收入2万多元。
  像张涛这样通过发展产业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生活的群众,在昭化区比比皆是:通过发展土鸡产业而发家致富的省级优秀职业农民李成国;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猕猴桃产业助力拔穷根的贫困户刘兴民;不仅自己富,还成功带动同村老百姓共同发展的中药材种植大户李元彬……
  近年来,特色水果、山地蔬菜、生态畜禽、优质稻渔米、道地中药材“五大产业集群”在昭化异军突起,“三园联动”硕果累累,11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91个乡村特色产业园、6328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建有户办特色产业园,如群星辉映昭化大地,实现了村村有特色支柱产业、户户有骨干增收项目,群众“造血”功能显著增强,小康路越走越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