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20210120期
上接01版

    

  “报道全景呈现全省蔬菜产业发展,在近年来尚属首次,报道有点有面,展现了川菜发展的科技创新、助农增收、特色优势及对未来的展望。”四川省蔬菜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首席专家吴传秀希望,川农报以后能加强点上的报道,进一步展现川菜发展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找准突破重点助推产业发展
  专家们一方面对本报报道予以充分肯定,一方面也就“10+3”产业下一步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陈代文建议,在推进川猪产业中,要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大力创新科学技术。应坚持“人畜不争粮、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理念,要种养循环、农牧结合,走出一条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生猪产业发展道路。
  段新友建议,川茶一定要找到高质量发展的突破重点,应持续加大“天府龙芽”省级区域品牌的推广力度,鼓励支持“一早三山”市级区域品牌及企业品牌的推广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覆盖面,而深化市场营销拓展甚为关键。段新友还希望,要把追求茶园面积转到提质增效上来,持续在基地改造、主体培育上下足功夫。
  吴传秀表示,“十四五”期间,川菜将以稳面提质、加工延链、融合增效、保供增收为重点,推动蔬菜产业全 产 业 链 高 质 量 融 合 发展。要通过新品研发、科技创新、结构调整,推进单产突破、保障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大力发展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和冷链储运,有效降低损耗,扩大销售半径,推动四川蔬菜外销乃至出口。吴传秀还提出,要推进川菜工业化,通过川菜“中央厨房”建设,推进菜品加工、净菜供给和蔬菜方便食品精深加工,打造全球最大的泡菜生产出口基地和川菜工业化生产中心。
  在川药方面,长期从事中药材栽培与鉴定的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陈兴福建议,川药须通过技术攻关与优质高产高效技术运用,解决中药材产量不稳定、质量下降的难题;须通过提高产地加工水平,增加中药材附加值,稳定中药材生产效益,才能保证产业的持续发展。质量稳市场、效益求持续。“四川可根据品种优势、劳动力优势、土地资源优势选择一些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种构建从种植、加工到经营于一体的产业化开发模式,实现中药材生产环节、技术环节、加工环节、经营环节有机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既可有效解决各环节松散问题,又可保证各参与者的效益。”陈兴福认为。

关闭